陕西欣盛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029-82607844
邮箱:1538804070@qq.com
传真:029-82607844
地址:西安市咸宁东路402号
机床企业创新发展 加快转型升级 |
点击次数:1834次 发布时间:2016/10/7 |
中低端产能过剩成为难以破解的难题,技术创新尤其是高端与基础领域的创新少有开创性突破,且国内外市场低迷,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上升,在发展中国家以更低成本承接产业转移和发达国家大力重振制造业的“双向挤压”下,产业竞争更加残酷。
我们知道,如果一味地守市场,结果只会更加被动。正是出于此次考虑,机床行业上下都一致认为惟有调结构,加快转型升级才是出路。
往哪儿改?答案是肯定的,抢占中端市场,树立充分的市场竞争力,并在高端市场有所突破。但现实情况是,虽在各类专项的支持下,国内规模机床企业在部分中高端市场领域陆续都获得了突破,但仅仅是星星点点,少有实质性批量化的生产应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金东寒曾表示,他在与国内外创新公司交流中发现,对于技术骨干离职后的情况,国内外会是两种不同的情况:国内这个项目就做不下去,因为所有的东西都在他的脑子里。而在国外,很多人会很高兴,这意味着机会来了,因为一个人的离开,丝毫不会影响这个项目的进程。无论谁接手,都有一个强有力的后台支撑,而这个后台是开放的,不断积累的,会有更新的东西随时存储进去。
“这表示他们把技术人员脑子里的东西都显性化,面对技术骨干离职,公司只换个具备一定素质的人培训一段时间都可以胜任。”
“国外最好的人才在企业,这些企业会做科学家的事情,加大投入做基础研究,会有长远的战略布局,考虑五年十年后卖什么产品,是一种有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
据2016-2021年中国机床设备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显示,反观中国很多需要长期积累的行业,比如机床工具行业,一个企业把一个新毕业的大学生培养到可以承担部分项目一般至少要五年以上。因此很多新入的外资企业和民企企业常做的事就买现成的成果,甚至不惜代价,毫无原则的挖人,而不愿意培养激励自己的人才和研发平台。
中国机床行业历史上有“十八罗汉”之说,期间培养了一大批中国的数控机床人才,但随着外资企业的全面进入,很多优秀的骨干人才离开了原来的企业。机床行业的创新人才陷入青黄不接的尴尬境界,又怎谈传承创新!而对于原企业而言,长期培养的人才变成了竞争对手的利器滋味并不美好。
如此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很多企业不愿意种树,只想摘果,也造成了当下行业技术同质化,仿造严重,形成了低端混战,高端失守的局面。
虽说企业间优秀人才的流动会推动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但这种方式的流动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技术往纵深方向前进的速度,毕竟被挖去的人才不是继续搞研究,而是应急,需要短平快出成果。
既然最擅长搞科研的主体在高校。那为什么我们提了多年的产学研一体化,却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呢?
有人用“达尔文死海”来形容技术转化过程中的空白区,即高校和科研机构缺乏资金支持研发,企业因很难从研发中获利而不愿承担创新风险。
无疑创新动力不足和考核体系有很大关系。从企业方面来说,与高校合作是,企业老板会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希望教授的成果马上就能够批量生产,这说明他们更关注当前的业绩,而忽视远期才能产生的效益。
除此之外,高校的考核也有问题,支撑的评定主要与SCI论文数量和获奖有关,导致教授更注重论文数量,甚至出现将一个实验分拆成几篇论文的极致情况,而且每年都有考核,考核的频度太高,导致教授追求短平快的项目,而不愿意涉足需要几年才能出成果的更有意义的项目。
当然这其中牵扯太多的具体问题,比如考核问题,定价问题,通过什么程序来做才算合规合法,都是实际操作中的问题,还有成果转换过程中,企业和事业双轨制的情况下,怎么鼓励成果流动,这些微观问题不解决,成果转化就没法打通“最后一公里”。
除此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建立信息对称和公开共享机制。毕竟科技不同于种菜,一个领域的科研成果用在其他领域,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跨界威力。比如典型苹果公司,他本身没有很多原创,但将其他技术移花接木就产生革命性的效果。当然这需要专业机构以专业眼光去做这件事,实现信息对称,知识叠加,就会出现新的成果。
应该说,当下之际就是国内许多科研机构急需把成果理一理,先拿出来,或许你想推广的方向推不出去,说不定可以在其他地方派上用处。
毕竟科技成果是冰棒,不是金砖。金砖抱在手上会升值,冰棒放到手上要化掉的。冰棒要想不融化,就要花成本放在冰箱里进行专利保护。
所以科技成果不能当做实物资产来看待,不要在乎一时便宜了或贵了,只有用出去才有价值。 |
·上一篇:发那科公司将给重庆带来最新机器人技术 ·下一篇:模具加工自动化究竟有多重要? |
打印本篇文章 关闭窗口 |